在“神十”和“天宫”对接中,院系统上轴所、二十一所、二十三所、七〇四所、七〇八所等单位圆满完成了多项配套任务,继“神九”“天宫”对接后,再次检验了各自的科研力量。
上轴所为对接机构配套了所有的轴承,包括深沟球轴承、角接触轴承、关节轴承、滚针轴承和平面推力轴承等五大类、孔径从φ4mm至φ90mm共46个规格的600多套轴承,并申请了2项发明专利。上轴所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严密科学的设计计算,选择适当的游隙,并改进了轴承结构与润滑方式,使之能适应真空、电离辐射、-70℃至+100℃的频繁高低温冲击等太空工作环境,适应机构对接引起的载荷冲击,确保轴承的长期可靠性。
二十一所为对接共配套了11个项目3类电机产品,分别为步进电动机、无刷电机和信号电机。其中步进电机和无刷电机主要作为太阳帆板、红外相机定标和调焦、温控阀等机构的驱动源,信号电机主要作为中继天线、控制分系统等的角度测量信号反馈元件。这11个项目中,7项是为本次配套任务专门研制的新产品,其中,用于“神十”的激光雷达中的混合式步进电动机实现了小尺寸、大力矩设计,不等齿距设计,以及高精度加工等三方面的技术突破。同时,该所还为对接的信号中转站----我国首颗中继卫星“天链1号”研制了新型感应子式永磁步进电动机和无刷双通道旋变发送机。前者在材料选择及工艺方面作了防污染和防冷焊的技术改进,用于卫星的天线指向机构,根据指令驱动卫星天线及时作方位调整;后者则用于“天链一号”工程中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天线指向机构,进行转角测量。
二十三所研制的“八芯穿舱连接器”用于“天宫”和“神十”的舱壁上,是航天器舱内外的射频信号的传输通道,起着信号传输和真空隔断的作用,飞船上的画面和声音正是经由该连接器的传输而到达地面控制中心,地面上的指挥也是经由该连接器传输到飞船。该器件解决了在大温差冲击、强震动冲击等恶劣环境下产品仍能保持高密封性能和优良的射频传输性能的关键技术难题,提高了安全性能,保障了航天器的安全。该所为“天宫”配套的“螺旋电缆”,可随着对接动作自如伸缩、反复拉伸和收回,
起着对接机构三个对接爪的电源、信号综合传输的作用,为航空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承担此次对接海上测控任务的仍是由七○八所设计的“远望3”号、“远望5”号和“远望6”号航天远洋测量船。因在船上装备大量高精尖的测控、通信及气象设备,“远望”系列船舶被誉为“海上科学城”。 在此次“神十”飞天任务中,“远望”船队圆满完成了100多个圈次、140个弧段的测控通信任务,涉及飞船入轨状态监视判断、应急返回数据注入、变轨控制、飞船与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等关键飞控环节。
对接任务中,海上航天测量船的减摇鳍系统是由七○四所研制的,海上航天测量船借助减摇鳍系统和船姿船位系统,确保了船体的平稳度和测控数据的精度,使测控设备及时捕获测量目标,准确获取测量数据。该系统集机、电、液、流体、控制技术为一体,技术水平国际先进,并获得相关专利。
三十二所研制的分流控制器地面测试台、十二路恒流源、安时计地面测试台等3个品种的7台产品,参加了相关飞行产品的地面测试工作,在品种多、进度紧、要求高的情况下,确保了有关产品的测试进度。(办公室)